欢迎访问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官方网站!
清晨,天光未亮,医院手术室的走廊已悄然亮起冷白色的灯光。我们换上绿色的手术服,戴上无菌手套,开始清点器械——手术剪反射出凛冽的寒光,止血钳透着金属特有的冷静与棱角。在许多人眼中,这里大概是离生命最近、却也最令人敬畏的地方。可只有我们知道,在那层层叠叠的消毒布单下,在规律作响的仪器滴答声中,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温柔与牵挂。

六十七岁的周爷爷,即将接受肺叶切除手术。进手术室时,他还牵挂着四岁的孙子乐乐。“孩子爸妈走得早,他一直跟着我们生活。”术前核对信息时,周爷爷的目光总忍不住往门口飘,嘴里反复念叨:“乐乐还没吃早饭,会不会害怕?”
门外,乐乐正扒着候诊区的椅子扶手,一双大眼睛里盛满了不安。作为巡回护士,我轻声嘱咐同事:“去拿盒牛奶和面包,再找本绘本陪陪他,告诉他爷爷很快就出来。”走进手术室,我把乐乐的安排告诉周爷爷,他微微放松了些,眼里的焦灼仿佛被一阵和风吹散了几分。

几个小时后,手术顺利结束。当我们推着他返回病房,乐乐正安静地趴在护士小吴怀里翻着绘本。一见到爷爷,孩子立刻扑了上来。周爷爷虚弱地抬手,轻轻摸了摸孙子的头发,看向我的眼神里,盛满了无声的感激。
第二天轮休,我特意买了一份儿童零食送到医院。推开病房门时,乐乐正踮着脚给爷爷剥橘子,看到我手里的零食袋,眼睛倏地亮了。周爷爷笑着轻叹:“你这姑娘,怎么还记在心上。”
我蹲下身,平视着乐乐的眼睛:“这是奖励你昨天那么乖地陪爷爷哦!”孩子举起一块小饼干,直往我嘴边递。那一刻,阳光正好淌进病房,落在他稚嫩的手上。我忽然明白,我递出去的,不只是一袋零食,更是一份能让病人安心,相信“有人替我顾念着牵挂”的底气。
人们常说,手术室是生命的战场,而我们,是持械冲锋的战士。可我却觉得,我们更像是揣着一捧暖阳的守护者——既要手握锋利的手术刀与病魔博弈,也要怀揣一颗柔软细腻的心,去稳稳接住那些无声坠落的焦虑与恐惧。记得病人心里最深的牵挂,理解一个年轻姑娘对美的珍视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有时比药物更具治愈的力量。
每一次,当我看着病人平稳地被推出手术室,听到家属那一声发自肺腑的“谢谢”,所有的疲惫仿佛瞬间烟消云散。这一身绿色的手术服里,包裹着的不仅是专业与责任,更是对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敬畏与温柔。
未来的日子,我们仍将坚守在这片特殊的“战场”上,用手术刀镌刻希望,用真心温暖人心,让每一束冷白色的无影灯光下,都有暖光静静流淌,照亮生命的归途。
供稿:手术室
一审校:陈奕雯
二审校:刘水哲
三审校:匡小娥